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洞庭湖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
林婕, 李斌, 陈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0 (2): 341-349.   DOI: 10.13209/j.0479-8023.2024.008
摘要35)   HTML    PDF(pc) (1709KB)(19)    收藏
根据洞庭湖城陵矶站1990—2015年月平均COD, TN和TP浓度的监测资料, 基于趋势分析方法, 系统地研究洞庭湖水体生源要素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 进一步揭示其化学计量比例特征, 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源要素浓度及结构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多年平均COD, TN和TP浓度的年内变化规律相似, 均表现为非汛期>汛期; 多年变化趋势方面, 1990年以来, 洞庭湖城陵矶站年平均 COD, TN和TP浓度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 对应C:N和C:P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N:P则表现为上升。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体C:N:P平均为13:18:1, 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体生源要素浓度及化学计量比会影响藻类生长, 其中C:N, C:P和COD起主导作用。研究时段内城陵矶站水体氮磷含量整体偏高, 已满足藻类生长需求, 为避免水华爆发等不良生态后果, 应控制外来氮磷输入, 保持湖体化学计量比的平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潮白河流域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张群, 许旭明, 陈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 (2): 290-300.   DOI: 10.13209/j.0479-8023.2023.006
摘要331)   HTML    PDF(pc) (1452KB)(153)    收藏
为了解不同季节潮白河流域水库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分别于2020年9月(秋)和12月(冬), 2021年3月(春)和6月(夏)对12个水库监测断面的浮游动物群落开展调研。4个季度共采集并鉴定浮游动物67属90种, 其中夏季种类最丰富, 春季最少。水库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夏季达到峰值, 均值分别为231.5 ind./L和0.199 mg/L; 春季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60.8 ind./L)和生物量(0.075 mg/L)均最低。不同季节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夏秋两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密度组成均以轮虫为主, 冬春两季则以原生动物为主。侠盗虫在水库四季均为优势类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亚硝酸盐氮和总有机碳均显著正相关, 浮游动物丰富度则与硝酸盐氮、总氮和总磷显著正相关。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 溶解氧、水温、亚硝酸盐氮、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较全面地揭示了不同季节潮白河流域水库的浮游动物群落变化规律, 可为流域内水生态健康评估提供基础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湟水河西宁段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素转化关键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
尚韵依, 李治龙, 孙立宇, 陈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 (1): 92-104.   DOI: 10.13209/j.0479-8023.2022.122
摘要321)   HTML    PDF(pc) (4042KB)(166)    收藏
于丰水期(2018年7月)和枯水期(2019年4月)分别在湟水河西宁段典型断面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共58个, 枯水期同时采集污水处理厂出水样6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 12 种氮转化功能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湟水河平均总氮浓度为3.06±1.23 (1.308~6.51) mg/L。水体和沉积物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氮转化功能基因是narG, nirSnosZ。氮转化功能基因的丰度和组成在沉积物中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在水体中无明显季节差异。关键氮素转化过程是反硝化, 对水体和沉积物氮素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88%和 98%。水体氮素转化主要受pH值、总氮及NO3--N调控, 其中, 氨氧化与NO3--N浓度负相关, 反硝化与pH负相关。沉积物氮素转化与水体氮素浓度、沉积物pH值、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等相关, 其中, 氨氧化与水体氮素浓度负相关, 而反硝化主要受沉积物性质影响。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 污水处理厂排放会显著降低水体中AOA-amoA, CMX-amoA, nirS, nxrB, napA, narGhzsA等基因的丰度, 增加nrfA基因的丰度, 使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硝化和完全硝化等过程受到抑制,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对水体氮素去除的贡献提高。受影响河段沉积物中, AOA-amoA, nxrB和CMX-amoA等基因丰度显著降低, 硝化和完全硝化过程受到抑制。研究结果可为湟水河西宁段氮素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水库底泥氮释放及其好氧微生物脱氮研究
谢民争, 陈倩, 党晨原, 潘柏岳, 安芮, 吴哲, 周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 (3): 561-570.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018
摘要761)   HTML    PDF(pc) (1025KB)(95)    收藏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 考察水库底泥在不同温度、扰动和曝气等条件下, 总氮、硝氮、氨氮和亚硝氮的释放规律。设置模拟反应器, 探究高效好氧脱氮微生物强化消除水库底泥内源氮污染的效果, 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 分析高效好氧脱氮微生物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会减少氨氮的释放, 增加硝氮和亚硝氮的积累; 水体扰动会加速底泥中氮素释放, 且上覆水中的氮素释放累积量与扰动速度成正比; 溶解氧对底泥氮素释放有显著影响, 曝气处理可以明显地降低底泥中总氮和硝氮的释放及其在水体中的累积。在反应器中底泥–上覆水界面投加高效好氧脱氮微生物Pseudomonas stutzeri (PCN-1)后, 反应器内各种形态的氮素都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反应器运行的第65天, 底泥释放的总氮和硝氮的去除率分别高达75.87%和79.96%, 底泥内源氮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对比投加菌株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发现底泥Proteobacteria, BacteroidetesSpirochaetes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 PCN-1强化脱氮处理能够改变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鉴定及脱氮特性研究
李雪, 刘思彤, 陈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 (6): 1276-1282.   DOI: 10.13209/j.0479-8023.2018.071
摘要758)   HTML    PDF(pc) (1606KB)(297)    收藏

以筛选分离得到的好氧反硝化菌HG-7为研究对象, 经过16S rRNA同源性分析, 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菌株HG-7反硝化功能基因的扩增结果表明, 菌体HG-7内存在好氧反硝化功能基因napAnirK, 证实该细菌为好氧反硝化细菌。对菌株的脱氮特性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 以硝酸盐氮为氮源时, 菌株的最适碳源为乙酸钠和丁二酸钠, 最佳C/N比为6~10, 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6~30℃。在上述条件下, 菌株HG-7的好氧反硝化活性较高, 48小时内对100 mg/L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98%, 且在反应过程中亚硝酸盐氮积累量较低。以亚硝酸氮为唯一氮源时, 低浓度条件下可实现100%的氮素去除率; 高浓度条件下, 脱氮速率则受到明显的抑制, 对91.4 mg/L的亚硝酸盐氮氮去除率约为40%。因此, 将该菌株应用于废水的脱氮处理, 可实现氮素的有效去除, 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高效褐藻胶降解菌的筛选与产酶条件优化
李婷婷, 陈倩, 石萍, 耿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6): 1115-1121.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122
摘要938)   HTML10)    PDF(pc) (812KB)(649)    收藏

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 从天然腐烂海带中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褐藻胶降解菌株53#, 经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鉴定, 确定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garidevorans。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以pH、温度、NaCl浓度和海藻酸钠初始浓度为影响因素, 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 得到53#菌的最佳产酶条件: pH=8, 25℃, NaCl浓度15 g/L, 海藻酸钠初始浓度15 g/L。在最佳产酶条件下, 褐藻胶裂解酶最大酶活可达390.53±17.32 U/mL。筛选得到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garidevorans 53#具有易于培养、产酶速度快和酶活力高等优点, 能够实现褐藻胶的高效糖化, 在褐藻生产生物乙醇领域具有潜在利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高盐废水处理的耐盐菌株及其高效除磷特性研究
邓若男,陈倩,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57)      PDF(pc) (771KB)(383)    收藏
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除磷的耐盐菌株HG-1。通过个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初步鉴定为盐弧菌属(Salinivibrio sp.)。对菌株HG-1的耐盐性能及其在不同盐度下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菌株对盐度的耐受范围为1%~13%, 最适盐度为3%。进一步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 明, 4个环境因素对菌株HG-1磷酸盐去除率影响的强弱为: pH>碳氮比>温度>接种量, 最优的除磷条件为pH 6.5~7.0, 温度30℃, 接种量10%, 碳氮比9, 在该条件下菌株在24小时内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100%。 将该菌株应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 可实现磷酸盐的有效去除, 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高盐条件下生物除磷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